2022年,福建南平邵武市河长办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与19个乡(镇)、街道通力协作,不断完善河湖管理机制,加大河湖问题的治理强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市乡两级“双河长”认真履职,截至十一月底市乡河长完成巡河4236次,发现问题1233个;河道专管员巡河33019次,发现问题16674个,问题整改率达100%。境内主要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21个乡镇界交接断面地表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
健全机制,提高管护成效
配强河长办工作人员,新选配1名专职民警驻河长办警务室负责人。邵武市实行“河长+三长”定期巡河的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河长办+公安、检察院、法院”联动机制,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强化“河长令”“督办单”手段应用并及时纳入市委大督察组跟踪督促。不仅如此,邵武市还加大河长制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信息化建设,结合智慧水利平台建设,升级完善智慧河长平台,引入专业第三方运用无人机巡河等智慧化手段,使河长制工作更加智能化、智慧化、高效化。
采用奖惩结合、“一月一考评、一季一汇总通报”的考核监督机制,邵武市河长办对河湖治理成果季度排名前六的乡镇街道进行通报表扬,并授予第一名乡镇街道1万元奖励。奖金也面向个人发放,进一步细化河湖治理责任:第一名乡镇街道的3名河道专管员,第二、三名的2名河道专管员和第四至六名的1名河道专管员每人都将获得500元奖励。而后三名乡镇街道则会受到通报批评。
重拳出击,强化问题整治
为深化河湖污染治理,邵武市河长办联动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河湖“五乱三非”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组建联合督查组,对河道“五乱三非”问题进行整治。2022年期间邵武市共发现并办结32件问题,打击违法捕捞问题共计46件,对于上级暗访发现的52件问题清单也全部完成复核整改。邵武市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调动执法力量进行夜间巡查,以零容忍态度严打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共查处7起涉河涉水案件。
源头治理,优化流域水质
邵武市河长办以闽江流域邵武段为主线,着力闽江流域污染邵武段水体系统性修复和保护,确保区域水环境稳步提升。邵武市全面推进畜禽资源化利用方案和“一场一策”资源化利用方案,推动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规模养殖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此外,邵武市持续健全污水管网,长效治理水葫芦。截至2022年9月,邵武市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已达到55.33%,较2018年24.68%提高了30.65%(已超过2018年指标10个百分点以上);为水葫芦治理设立38万元长效保洁资金,助力富屯溪五个梯级电站库区的水葫芦日常保洁工作。
据了解,邵武市主要河流为富屯溪,境内全长99公里。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5条,其中200平方公里以上的4条,分别是古山溪、同青溪、水口寨河、金溪;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的溪河约40条。邵武市无天然湖泊,但有44座水库、18座山塘,分布在各河流的源头及干流上,与河流水系相通相连。(周小容 俞文芳)